• 首页
  • 党建要闻
  • 权威声音
  • 廉政建设
  • 企业动态
  • 支部建设
  • 先进典型
  • 理论园地
  • +
  • 老干工作
  • 知识问答
  • 在线学习
  • 党建课堂
  • 党员信箱
首页 > 课堂 > 党建课堂 > 正文

“爱国岂能怕挂头”

发表时间:2019-07-22 09:26:52 来源:湖南日报 编辑:张晴

  “湘水荡荡不尽流,多少血泪多少仇?雪耻需倾洞庭水,爱国岂能怕挂头!”1916年,一名15岁的少年在街头看到被杀害的革命党人的头颅,咏作此诗。12年后,这名年轻人为了革命事业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害,头颅挂在长沙司门口示众3天3晚。他便是“提着脑袋干革命”的郭亮,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“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”。

  郭亮,字靖茄,1901年12月3日出生于望城县铜官镇的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。1920年秋,郭亮考入湖南第一师范,结识了青年毛泽东,成为由毛泽东组建的新民学会会员,并与陈昌、夏曦、肖述凡等人参加了毛泽东、何叔衡、方维夏组织的湖南马克思主义研究会。1921年冬,经毛泽东介绍,郭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  从第一师范毕业后,郭亮立刻投入革命运动。1922年5月,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。委员郭亮分管粤汉铁路岳州站工人运动。他先在长沙新河车站指导工人运动,帮助那里的工人办起了夜校、工人俱乐部,还建立了党支部。不久,郭亮深入到人生地不熟的岳州车站,歇宿在老工人家,与工人同劳动,宣传马列主义,很快办起了夜校和工人俱乐部,随即建立了党支部。他还带领工人们进行卧轨斗争,并取得胜利,迫使当局答应了工人们罢工提出的8项要求,为工人争得了部分合法权益。

  1925年春,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,郭亮回到家乡铜官镇一带开展农民运动。一天,一身农民打扮的郭亮正在田间和农民谈话,突然来了两条汉子,说是听闻郭亮家养了猪,想去他家买猪。当时,郭亮看出这两个人是来抓他的,可是想走也走不了。于是,郭亮就主动自我介绍说,他姓周,和郭亮是邻居,愿意带他们去找郭亮。

  郭亮带着这两条汉子来到自家门外,见二嫂和母亲正站在门口,怕露了马脚,老远就喊道,“二嫂,你家郭亮在家没有?这两位客人从乡里来,说是郭亮的朋友,专程来找郭亮的。”二嫂是个机灵人,听郭亮这么一说,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,急忙答道:“郭亮在后头山上,请你帮忙去喊一声吧。”接着就把两个“猪贩子”让进屋里,又泡茶又让座,稳住了他们。郭亮爬到山上后,喊道,“嫂子,你让客人坐一下,郭亮马上就回来了!”喊罢,自己吹着口哨走了。从此,铜官一带便传开了这样两句顺口溜:“郭亮带兵抓郭亮,买猪的人就是猪。”

  1927年4月,郭亮在党的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,5月,他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,应对马日事变后长沙出现的危险局势。5月底6月初,经上级指示及一系列筹备部署后,郭亮、柳直荀等部署发动长沙附近各县农军进攻长沙,对敌人进行反击。这一举动震慑了敌人。据记载,反革命政权恐慌惊呼:共产党“希图大举”,“十万农军向长沙进攻,并非虚夸之词”。

  1928年初,郭亮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,他在岳州(现岳阳市)开设煤栈作为特委机关,恢复和发展党组织,发动工农开展武装斗争,恢复和发展了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党组织。

  1928年3月27日深夜,因叛徒告密,郭亮在岳州翰林街的煤栈内被捕。过了两天,年仅27岁的郭亮被秘密杀害。英雄虽然离我们远去,但他大无畏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。

责编:张晴

来源:湖南日报

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处(党委组织部)版权所有
地址: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长沙市省政府二院内 Email:gzwzzb@126.com 电话:(0731)82211473
传真:(0731)82211473 邮编:410011 湖南省国资委值班室电话:(0731)82211158